出现了短暂而集中的传播。分析蒙台梭利教育确实存在的不足,实际上,它还在促进美国教育学界对蒙氏教育的积极变革以及推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式的蒙台梭利教育的兴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较少专门、系统且深入地考察美国教育学界对蒙氏教育的批判。从这些分析中探讨怎样才能强化我国教育学界对西方教育理论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这一时期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国的宣传、介绍和实践始终伴随着美国教育学界的批判与质疑。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教育体系在美国风靡一时,忽视美国教育学界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批判不仅不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蒙氏教育在美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他们从哪些层面批判蒙氏教育,以及在这些批判的影响下?20世纪初。
后来蒙氏教育再次在美国传播时如何克服这些不足,还不利于探索美国教育学界不断提出原创性教育理论的内在原因。美国教育学界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批判不只是蒙氏教育这一时期在美国传播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较为关注这一时期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国的传播历程,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大胆质疑与批判是吸收其精华、提出原创性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主要探索美国教育学界都有哪些学术群体批判蒙氏教育,同时,
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6岁以下的儿童并不能真正习得学术概念或者进行复杂的操作,蒙台梭利在罗马“儿童之家”的教育创举极大地挑战了这一观念。在当时的新闻业大亨、《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的创办者兼编辑麦克卢尔(Samuel Sidney McClure)的广泛宣传与积极推广下,蒙台梭利教育从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进入美国公众的视野。基于对提升学业成绩、进行智力训练的热衷,大众读者,尤其是那些寻找教育孩子新方法的父母惊叹蒙台梭利教育能够不给幼儿施加任何惩罚、约束和压力,仅通过宽容的指导就能培养幼儿的读写能力,因此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兴趣陡然增加。在新闻媒体、大众刊物、政要名流、编辑和作家、众多蒙氏教师和家长的助推之下,蒙台梭利在美国拥有了极高的名气和声望。蒙台梭利教育的热潮席卷了美国的教育界和科学界,全美各地的教育类和科学类杂志、各大报纸纷纷整版报道蒙台梭利的工作及其“儿童之家”;甚至连那
内容提要:20世纪初,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美国出现了短暂而集中的传播,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美国教育学界对蒙氏教育的质疑与批判,目前国内外对这些质疑与批判的深入分析还不多见。当时在美国教育学界占主流的教育心理学者、进步主义教育学者和福禄贝尔主义者大多对蒙台梭利教育持批判态度,他们从哲学与心理学基础、课程体系两个层面批判蒙台梭利教育,认为其理论落后于时代,其课程体系忽视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想象力,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这些批判反映了美国教育学界对外来理论不盲从的谨慎态度,并促进了蒙台梭利教育的美国化。当前我国教育学界在引入西方教育理论时热衷于阐释、验证,几乎没有批判、质疑的声音,这种状况不利于原创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教育学者首先应树立文化自信,以平等的心态和视角看待西方教育理论,其次应在反思性批判的基础上对外来教育理论辩证吸收、大胆扬弃,最后应扎根中国的教育实践,才能更好地吸收西方教育理论的精华,促进原创性教育理论的产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美国儿童福利运动研究(1890-1920)”(标准号:COA170249)。
祝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博士,E-mail:(上海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