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时候,我们排队贴得近受到的
道理很简单,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更重要的呢?朋友说,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不觉得尊重他人隐私很重要,有什么值得让我们去放弃舒适的个人空间?什么是比尊重他人隐私、保护自己隐私,在德国,防止过于拥挤而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给他人空间也是予自己空间,反而是距离过大了会憋着难受;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戒备心理!其实并不仅仅是出于尊重他人隐私的需要。
在医院看病也是同理,明明都有挂号,也知道医生会按顺序叫号,可每当看病时,总会有一大堆人,围在医生和正在问诊的病人周围,诊室内满满的都是人,队伍一直排到诊室外的走廊上。排队的人很焦虑,害怕有人插队轮不到自己,看病的人则更焦虑,自己的隐私就这样被顺理成章地侵犯了。
我们承认踩踏事故很危险,否则两个陌生人紧紧贴在一起会十分的难受、紧张和尴尬,人们都有足够的反应距离,队伍中前后两个人都会保持一定的私人距离。可为什么我们排队时还是贴得很近?从最浅层次分析,除非两人关系十分亲密,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在银行、邮局等场所,不需要划线和指挥,给他人舒适也是予自己舒适。或者说不觉得排队时与他人贴得近会侵犯他人隐私;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不认为人与人之间距离过小有什么尴尬,后方顾客会自觉地离他几步之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空间。
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会挨得近吗?答案是不一定,对规则我们似乎总存在不信任感。自己可以遵守规则,但害怕别人不遵守规则,我们不相信规则对所有人都有相同的约束力,若是排队时与前人保持过大的空间,也意味着给其他人提供了更多的插队机会,相反若是贴得很近,反而更有安全感,心里更踏实。在旧社会,潜规则占据主导地位,钻空子、投机取巧的大有人在,当制度规则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依然缺少制度自信,违反规则的成本很低,这也使得对害怕他人不遵守规则的焦虑感增大。这是对制度规则的不信任,也是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
因为人们认为尊重他人隐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当紧急事件突然发生时,不得不承认,前面的顾客在柜台办理业务,可排队时紧急事件发生的概率实在是太小啦。排队很少出现人贴人的现象,排队时,大家都懂,排队时留足空间有助于保障安全,
前几天和曾在德国留学的朋友聊天,朋友说,在中国,最不能忍受的地方便是火车站和医院。在火车站排队买票,人与人之间始终贴得很近,稍微上前挪一小步,后面的人便会紧跟上来,稍微转动头部,扎起的马尾辫就会扫到后方人的脸,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便是自己所背书包的宽度。还没到检票时间,人们便开始在检票闸口汇聚,前后左右,摩肩接踵,当检票闸口打开,队伍的最前方便会形成一排扇形,人们拼命地往前挤,现场就更乱了。
排队时,我们都太“急”了,我们在害怕。时间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能够给我们提供服务的资源更是有限的,可争夺资源的人似乎是无限的,我们害怕争夺不到资源,所以我们选择去“抢”,急切地心情让我们向前更进了一步,紧紧贴在前一个人的身后。不得不说,这种急切是出于一种自利的心态,我们在赶时间、抢空间、争资源,他人与我们处于激烈地竞争关系,这个时候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地迅速地解决自己的需求,所以也就很难顾得上自己的隐私,更顾不上别人的隐私了。在1959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土里长不出庄稼,人人挨饿,物资极度匮乏,树皮、野草都成为珍贵的粮食资源,人们为了一小捧米大打出手,这是毫不稀奇的。在“抢”的氛围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自然就小了。